液壓控制閥的電刷鍍修復工藝|最新資料
液壓控制閥的電液換向閥的電刷鍍修復工藝:
首先要拆檢與除油。液壓閥屬于精密零件,拆檢時不得損壞或丟失,要仔細分析其工作原理,確定其拆裝順序,并做好各零件裝配標記,零件要裝入專用盒子,妥善保管。除油可先用清洗劑清洗,再用化學方法反復除油。修復的方法包括研磨閥孔與修理閥芯兩項內容。測量閥孔和閥芯的配合間隙,閥孔直徑為50?mm,閥芯直徑為50mm。閥芯與閥孔的配合間隙嚴重超差,達到了0.07~0.15mm,且閥芯圓柱度公差在10~20μm。
1.研磨閥孔 (1)研具 研磨主要是恢復閥孔的幾何尺寸,消除閥孔的錐度和橢圓度。研磨時采用灰口鑄鐵材料HT200制成研磨工具,研磨棒的結構如附圖所示,為可調式。 為了能對研磨棒外徑尺寸進行調整和儲存磨料,在研磨棒表面上開有4個溝槽,其中一個是切通的。研磨棒內孔制成1∶20或1∶30的錐度,依靠該錐孔與相配錐形芯軸的松緊調整研磨棒與工件孔的間隙。當錐形芯軸位置偏向研磨棒內孔小頭時,研磨棒外徑尺寸漲大,研磨棒與被研閥孔間隙變小;當錐形芯軸移向研磨棒內孔大頭位置時,由于研磨棒切通槽產生的彈性小,而使研磨棒與被研閥孔的間隙增大。 為了在研磨時能夠很好地導向,研磨棒深入閥孔的工作長度約為工件長度的3/4。研磨棒圓柱直徑比被研的孔徑通常小30~50μm,以容納研磨劑、料。 (2)研磨 選擇220號研磨膏,用煤油稀釋后,涂于研磨棒上;研磨棒固定于車床上,以200?r/min轉速轉動,手持閥體,在研磨棒上作直線往復移動和轉動,并適當地調頭后再研磨。研磨時要防止閥體因自重作用形成橢圓孔,研磨后的閥孔直徑為50.5mm,其閥孔各段圓柱面的圓度和圓柱度均不得超過5μm,各段圓柱面同軸度誤差不超過1μm,閥孔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0.8μm。
2.修理閥芯 首先在外圓磨床上精磨閥芯,確保閥芯的圓柱度在5μm以內。然后是除油,關鍵是注意刷鍍工作層之前的閥芯表面處理,不能讓溝槽的油或其他雜質在刷鍍時進入到刷鍍工作面上或黏在鍍筆上影響刷鍍層的質量。 (1)刷鍍工藝 ①刷鍍前準備與預處理。該閥芯的材質為35?CrMo鋼,可按中碳合金鋼電凈和活化工藝進行表面處理。先用2號活化液活化,然后用3號活化液在15~18V電壓下活化,至表面出現均勻的銀灰色。 ②刷鍍底層。用特殊鎳鍍層作為底層,刷鍍時先在不通電情況下,用鍍筆沾特殊鎳溶液擦拭待鍍表面,歷時3~5s,再在15V電壓下,鍍筆以10m/min的速度相對鍍件運動,刷鍍層厚度2μm。 ③刷鍍工作層。根據工作條件可選用快速鎳或致密快速鎳單一的鍍層作為工作層,將閥芯的直徑刷至50.5mm左右。 (2)磨削 在外圓磨床上精磨閥芯,使閥芯與閥孔的配合間隙達到0.015mm。
3.裝配試驗 按照拆卸時的相反順序將閥組裝,裝配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用煤油、輕柴油或汽油清洗全部閥件 將研磨時的涂敷磨料清除干凈,尤其是閥體沉割槽以及閥體、閥孔有關通道應仔細檢查,不能有殘留物。清洗后用空氣吹干,擦干時注意不要讓擦布上的纖維及污垢黏附在零件上。 (2)檢查閥芯與閥孔的配合間隙 若無測量儀器、量具時可在閥芯上涂抹一層薄薄的清潔機油,細心將其放入閥孔內,在閥孔全長范圍內,應能靈活而不松動地移動,旋轉閥芯一定角度后也能保持上述狀態,沒有阻滯現象,即可認為合格。 (3)檢查接觸面密封狀況 將清潔的煤油注入閥孔中,檢查閥體、閥蓋與電磁鐵殼體的接觸面間的密封情況,不允許泄漏。 電液換向閥裝機試驗,工作良好,經用戶使用證明,其壽命已達到新閥的水平。刷鍍修復的費用通常只有購買新閥的1/10左右,且修復時間短,質量高,可減少因停機造成的損失。
本文關鍵詞:控制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