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水閥門在擰緊 動用水價杠桿|最新資料
“十一五”規劃首次提出,到2010年,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怎樣實現這一目標?記者隨“節水中國行”中央新聞采訪團在浙滬蘇了解到,各地配套出臺了一系列節水措施,提高了用水效率,實現水資源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治污是最大的節水
“5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魚蝦絕代,90年代身心受害”。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江南水鄉面臨“成長的煩惱”,守著河網鬧“水荒”。
“50多天沒下雨了,今年黃浦江咸潮比往年提前了兩個月。”上海市水務局副局長沈依云感慨地說:“上海雖然四面環水,但可可飲用的水源實在太少了!我們的內河水質太差,上海市去年對16條河道的水質情況進行了一次評價,22%的河道水質仍為5類,還有40%多的是劣5類水。”
不只是上海,長三角地區的水資源狀況同樣不容樂觀。“太湖流域缺的是好水,多的是污水!”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長葉壽仁說,太湖流域河流水質超標河段達到89.7%,太湖70%的水體已富營養化。
“水質型缺水問題的解決,根本途徑在于水污染防治,治污就是最大的節水!”沈依云說,上海正在展開“萬河整治”的新三年環保計劃,從2006年至2008年,全市將投入200多億元進行水環境整治,計劃2008年完成對上萬條鄉村河道的整治,把黑臭淤積變成清波蕩漾。
“排放1噸污水,不但會污染7到8噸凈水,還需要10到20噸的凈水來稀釋。因此治污是節水的根本。”義烏市水務局局長王碧榮介紹,義烏市成為國家級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城市,正在大力推廣工業節水新技術和清潔生產理念,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
“發展更需要科學發展,要從招商引資到招商選資轉變。”張家港市水資源處處長衛臻說,目前,污染成了張家港市新上項目一個硬杠杠,對不符合水資源利用標準、不符合排放強度限值、不符合生態優先原則的項目一律“亮紅燈”。2000年以來,全市先后拒批或勸阻新辦工業項目400多個,總投資達到60多億元。
量水而行,以水定發展
觀念上的轉變帶來了發展模式的轉變。如今,在長三角地區,“量水而行,以水定發展”成了許多地方規劃的內容。
上海從今年開始,萬元生產總值用水量正式納入上海市統計指標體系,并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強制性指標。上海市水務局的統計數字顯示,上海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從2002年的184立方米下降至2005年的125立方米;到2010年上海要初步建成節水型社會城市,萬元生產總值用水量下降到105立方米。
沈依云說,實現工業節水,一是鼓勵發展節水型工業,以高耗水行業為重點,大力推廣節水工藝、節水技術和節水設備,降低工藝取水量,不斷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去年上海全市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為80.9%,2010年的目標是上升到82.4%。另一方面,對不符合上海產業政策的高耗水行業和未通過節水認證的相關項目不予頒發取水許可證。
上海亞太釀酒有限公司注重高效循環用水,包裝車間的洗瓶機、滅菌機,以及釀造車間的麥汁煮沸機,在生產過程都會產生大量的冷凝水。創下了國內主要啤酒企業2005年度啤酒產品用水單耗最小的紀錄:4.77噸。
浙江省水利廳副廳長章國方介紹,盡管浙江的經濟十分發達,但農業仍是全省的用水大戶。一方面加大投入,一方面抓制度建設,“十五”期間,浙江共投資37億元進行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實施“千萬畝十億方節水工程”,目前已完成渠道襯砌防滲29563公里,建設噴灌面積8.7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458萬畝,新增灌溉面積68.9萬畝,農業節水年節水能力達到5.68億立方米,相當于8個西湖的蓄水量。
利用水價杠桿,分質用水、優質優價
利用水價杠桿,促進分質用水、優質優價,實現節約用水。為了充分發揮水價的杠桿作用,無錫市兩次調整了水資源費,從過去的幾分錢調整到2元以上,對超額用水的,還加收2—5倍的水資源費。同時,通過稅收政策、獎勵政策等鼓勵和支持節水改水先進企業。于是,在水價杠桿的指揮下,許多企業紛紛各顯神通,創新節約用水的方式。
印染企業是傳統的耗水大戶,過去,用水是無錫市海江印染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新民最發愁的事。他對記者講,從1992年到1994年,公司連續打了7口深水井,抽了不到一年水就干了。用自來水,每噸2.7元,又太貴。怎么辦?2000年,深水井被封之后,公司毅然建起了自己的水廠,將河水經過初級處理后作為生產用水。結果每噸處理成本僅0.4元左右,比用自來水一年能節約280多萬元。
節水給企業帶來了實在的效益。“今年7月1日起,義烏市高污染、高耗水等特種行業的水價由3元/噸調整到6.6元/噸,不節水不行啊!”浙江金哥針織有限公司董事長樓金富說,當初下決心建起污水處理回用系統,如今我廠80%的印染廢水實現回收利用,年節水72萬噸。公司每年因廢水回用產生經濟效益為475萬元。
“采用噴滴灌技術進行灌溉,可節水50%。”森宇集團鐵皮石斛種植基地的朱師傅說,“以前我們采用人工澆灌,每天每畝地的用水量在2至3噸,現在只有1到1.5噸,用水量節約了0.5%,每年可節水5萬噸。”
水利部水資源司司長高而坤認為,要實現“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的水資源利用指標,就要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把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作為切入點,全面實施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突出加強水資源的節約、保護和優化配置;要鼓勵發展循環經濟,綜合運用經濟、法律、科技、工程等措施,多管齊下,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
|